中国传统文化-传统文化网,看文章
别让常识扭曲了自己!
背景色: 
字体放大缩小:
文章分类:  家庭教育
作者 :   网络
更新时间:  2017-03-04 16:52:28
有些父母经常会说:“我家孩子很听话,是个好孩子。”
当得知自己孩子因偷窃而被关进少管所,当听到自己孩子欺侮别人时,父母们的第一句话都是:“我家孩子不会做这些事,他是个好孩子。”
这里所谓的“好孩子”,并不是就孩子本身而言是好孩子,而是父母认为的好孩子。是顺从父母意的,在父母面前会表现得像“好孩子”的孩子。对于这样的好孩子,父母期望将他们塑造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人。可以说,这种好孩子像玩偶一样,没有自己的个性。
如果“从大人”的角度出发来评价“好孩子”,那么,这种评价会害人不浅。一方面孩子为了迎合大人的意愿,会表现得很乖巧。但是,另一方面,作为年轻人,孩子内心又有打破常识的冲动。
年轻的生命应该迸发应有的力量,打破大人们的常识,绽放生命的精彩。可以说这是孩子成长中的心路历程。
但是这种生命力被毫不留情地扼杀了,孩子最终要被培养成大人们认为的“好孩子”。这样会使孩子迷失自我,养成总依赖别人的不良习惯。
绝不可把常识强加给孩子。孩子以其自身的生命力,和大人们的常识相碰撞后,通过“摸爬滚打”得来的才是孩子自己的常识。经过常识与非常识的较量,创造出下一代的常识和文化。
“他是一个好青年!”
社长或上司一般这样评价自己的下属。但是,这是从公司角度,或上司角度来看“他是好青年”。作为个体的人,他是否是“好青年”就不得而知了。如果一味压抑自己,对上司唯唯诺诺,对公司来讲是一个靠得住的好青年,但是他内心会积攒很多不满和不忿。
要成为真正的好孩子,就不能沦为大人的“玩偶”。
有位考生自杀后,留下一封“我不是奶奶的玩偶”的遗书。他并不是因考试而惴惴不安,而是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奶奶的“手掌心”而心灰意冷。
有一天,他突然发现“自己内心没有自由,都是大人设定的条条框框”。于是他要寻找自己的自由。他变得无所畏惧,世界没有一丁点儿东西可以妨碍他的行动。他撕掉了父母随意给他贴上的“好孩子”的标签,他要成为自己的“好孩子”,于是他作出了自己的选择。
对于有些孩子选择离家出走,父母一定会苦口婆心劝说他留下,告诉他路途的艰辛。但是,作为孩子,请不要惧怕父母的失望和灰心。作为父母,请不要束缚住孩子的手脚。因为孩子已随自己的心,以自己的双脚走向了自己的跑道,准备好了出发。